• ISSN 2097-1370
  • CN 62-1222/K

过刊目录

  • 全选
    |
  •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编辑部
    2022,1(2): 3-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期封面及目录
  • 石窟寺保护

  • 郭青林, 黄井镜, 裴强强, 张琪, 李义杰
    2022,1(2): 4-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甘肃是我国石窟大省,素有“石窟艺术之乡”的美誉。本文基于甘肃省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梳理总结了甘肃石窟资源的分布特征、重要价值、石窟营造环境及病害关联关系,从保护管理机构、安全防范现状和主要保护措施等三个方面阐明了甘肃石窟整体保护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开展保护利用现状量化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将甘肃所有石窟寺划分为保障、拓展和提升三个层级,提出了“一个典范高地引领, 三处世界遗产支撑,四大片区协同发展,一廊一带互容互通”的甘肃石窟的总体发展思路,从保护、研究、管理、利用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谋划了未来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为下一步甘肃石窟寺发展布局决策提供依据。
  • 王颖红, Heather Viles, 郭青林, 杨善龙, 张晖
    2022,1(2): 18-2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可溶盐风化是石窟寺类建筑遗产上常见的一种自然风化类型, 对该类遗产的表面形貌、岩石组分的 稳定性都有极大的影响, 但目前难有根治的办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现场可溶盐无损提取与计算机热力学模型 ECOS-RUNSALT 相结合的方式, 对石窟寺崖体表面的可溶盐类型、分布以及相变过程进行分析预测, 以期为该 类病害的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现场的提取工作在甘肃省陇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庆阳北石窟寺进行。 研究结果显示, 北石窟寺外立面岩石中可溶盐浓度呈现高多低少的分布状态, 析出晶体为不同的多种盐复合体, 其中包含 9 种单组分盐和 4 种双组分盐。 大多数检测区域结晶起始的空气湿度预测在 81.4% 左右,结合北石窟寺赋存环境温湿度监测数据可知, 上午应为结晶集中发生的时段。
  • 壁画保护

  • 武发思, 李洁
    2022,1(2): 27-4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古代壁画是一类珍贵而脆弱的文化遗产, 壁画的微生物损害 / 退化主要表现为美学改变和颜料层材料降解及结构损坏, 导致文物价值降低。 细菌、古菌、蓝藻、真菌、藻类和地衣均能侵蚀并损害壁画。 通过无 / 微损取样方法结合传统培养和现代分析技术,推动了壁画微生物群落特征和生化功能的研究。 机械或 / 和物理手段及化学、 生物杀灭剂是文物微生物损害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极易失效或因抗药性导致微生物损害反复发生。 温度、水分活动(相对湿度)以及自然或人工光照是影响壁画微生物活动的关键因子, 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也正在威胁着壁画的长久保存。 为了进一步认知壁画微生物损害机理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和管理对策, 具代谢活性的微生物和其主导的生化反应以及水害治理与赋存环境调控等预防性保护措施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进一步认识特定环境下壁画制作材料的表现特征及“最小干预”是科学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需要生物、化 学、材料科学、地质、环境以及文物保护等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 土遗址保护

  • 陈敏婷, 郑幼明, 张秉坚, 胡瑜兰
    2022,1(2): 42-5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土遗址中的木质文物数量大、种类多, 其有机质材料的特性给保护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出于保留遗址原始信息与历史情境之目的, 原址保护常作为优选方案, 但是现实中能有效保护土 / 木混合遗址的难度很大。 木材的生物降解和温湿度变化导致的物理降解是木质文物原址保护的最大难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一般将木质文 物与土遗址本体看作一个整体, 在监测的同时重视环境调控的作用, 常通过地下水文环境控制、地表湿润环境营造、覆罩隔离、温湿度控制等来保护土遗址中的木质文物。 必要时, 原址化学加固或抑菌剂的使用也被允许。 本文 以木质文物在不同土遗址中的原址保护实例为研究对象,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进行阐述和展望, 同时注重保护和展示之间的关系, 以期为未来土遗址中木质文物的原址保护和展示提供思路与借鉴。
  • 崔凯, 葛诚瑞, 陈瑞, 于翔鹏, 吴国鹏
    2022,1(2): 51-6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夯土的时代与地域属性是决定西北干旱区的历代夯土遗址是否具有差异性病害类型和发育程度表 现的本质原因, 缺乏对其精准认识与量化表征严重制约了夯土遗址的科学保护。 研究选择分布于 3 个气候区 域、 5 个朝代的 15 处遗址夯土为研究对象, 通过基本物理性质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SEM 扫描电镜试验 与结构性理论分析, 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展开了对夯土时空性特征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5 处遗址夯土具 有建造时代越久远、所处区域越干燥, 其塑性和液性指数越小、抗压强度越高的显著性时空特征, 其微观结构致 密程度、孔隙类型、数量、大小以及联通情况与上述宏观性质特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述, 其干构度与建造距今年限和干旱指数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对应关系。
  • 杜昱民, 谌文武
    2022,1(2): 63-7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青海明长城遗址是青海省境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为宏大的线性土遗址的典型代表, 其赋存的高寒地区气候多变且地质环境非常复杂。 受控于特殊的赋存环境作用及人为破坏影响, 青海明长城遗址正经历由 大量病害发育到快速消亡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厘清青海明长城遗址赋存环境特征是探究特殊环境下 土遗址病害发育机理的重要前提。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大量现场调研的基础上, 从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地层岩性、水文条件、地质构造、地震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青海明长城遗址的赋存环境特点, 并通过对比青海明长 城与其它省份明长城遗址代表段的海拔及气候相关数据, 确定青海明长城赋存环境具有“高寒”的特点;通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年均降雨量、风速、温度、蒸发量、海拔以及近 10 年地震次数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提取降雨、风速、温度和海拔等四个变量作为关键环境因素, 为本研究区内的土遗址病害发育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文物数字化

  • 赵嘉进, 刘家全, 张得煊, 裴强强, 刘鸿
    2022,1(2): 72-8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石窟寺为典型代表的石质文物在我国文化遗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由于这类文物的保护不仅与文物本身有关, 而且与其赋存岩体、周边环境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成为文物保护中问题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 近十几年来, 激光扫描、卫星遥感等新技术都出现在石窟寺保护加固工程中, 为其数据采集的数字化 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 是实现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利用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通过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以庆阳北石窟寺32号窟作为研究对象, 采集其点云数据后, 通过建模和使用点云和模型扫描软件ReCap 对点云数据进行合理的运用, 利用点云数据将石窟寺病害定量化, 并将石窟内的病害进行标记和添加信息, 探索石窟寺病害信息可视化管理的方法。
  • 保护材料与工艺

  • 徐树强, 马清林
    2022,1(2): 81-9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文物建筑受光照、降雨、环境温湿度变化、水盐迁移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破坏的作用, 大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由于文物建筑在材料组成和病害类型上的复杂性, 研制有效的修复材料一直都是文物保护工作 者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天然水硬性石灰具有力学强度适中, 柔韧性、防水性和工作性能以及与被加固 材料兼容性好等特点, 在修复文物建筑方面具有水泥和传统气硬性石灰不可替代的优势。 然而,天然水硬性石 灰修复砂浆在凝结速度、早期强度和耐久性能方面欠佳影响其修复效果。 近些年对天然水硬性石灰的研究工作 主要集中于探索配合比、添加剂和养护条件等对砂浆孔隙结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 但研究不够全面。 国内已有相关学者开展水硬性石灰的烧制工作, 但针对水硬性石灰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尚不充分,且国内仍需进口国外的水硬性石灰开展文物修复工作,成本较高。所以,在提高天然水硬性石灰使用性能、延长 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天然水硬性石灰基砂浆在理论、工程应用、改性和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天然水硬性石灰基砂浆在实际应用中需改进的问题,并为天然水硬 性石灰基砂浆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 王嘉堃, 周双林
    2022,1(2): 93-10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化学材料加固渗透土遗址是保护土遗址文物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材料有加固强度好、渗透性能好等优点, 已经运用于实际保护工作中, 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次实验首先对丙烯 酸树脂非水分散体材料的制备材料以及制备工艺进行提升, 提高了材料的制备效率以及材料的渗透性能;其次探究不同因素对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 以便在实际应用时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后,对该材料的加固机理进行探究,发现非水分散体材料主要是成膜后起粘结作用加固土体,为后续材料的去除提供依据。
  • 保护与修复案例

  • 邓天珍, 常煜花, 魏彦飞, 王淑娟, 蔡苗苗
    2022,1(2): 102-11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玉门毕家滩出土的一批五凉时期的纺织品因埋藏环境恶劣及年代久远, 其保存状况不佳,多存在残缺、褶皱、破裂、污染等病害。 本研究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分析纺织品显微结构、纱线类型,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织物的染料类别,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蚕丝蛋白,结果表明:这批丝织品的纱线材质为蚕丝,类型分为三种,分别为无捻纱线、加捻粗纱线和加捻细纱线,组织结构均为平纹。染料分析得出红色染料含有多种蒽醌类化合物,均来自茜草属植物,所有蓝绿色样品中都发现有靛青染料,其主要色素成分为靛蓝和靛玉红;红外光谱检测出蚕丝蛋白的酰胺 Ⅰ 、酰胺 Ⅱ 和酰胺 Ⅲ 带特征峰,但由于老化过程中丝胶遭到破坏,丝织品中出现结晶现象。为了使文物的完整性得以体现并能达到展陈的基本要求,在以科学分析检测为支撑的基础上,文物保护 基本原则和理念的指导下,对这批服饰采用了消毒、清洁、平整、形制复原和加固等处理。经过保护修复后, 服饰的艺术价值与风格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且完全达到了展陈和库房保存的要求。
  • 2024年
  • 第3卷 / 第4期

2022年创刊,季刊

主管单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敦煌研究院

编辑出版:《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编辑部

主编:苏伯民

ISSN 2097-1370

CN 62-1222/K

信息资讯 更多+

邮政订阅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