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2097-1370
  • CN 62-1222/K

信息资讯

微观两会:汪万福代表话文化遗产保护 建言献策共筑文明传承

        全国两会期间,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焦点。围绕如何推进文物系统性保护、传承中华文明,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汪万福代表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助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汪万福代表介绍,敦煌研究院通过石窟监测预警系统、壁画数字化复原、酥碱脱盐修复等技术突破,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体系,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敦煌经验”,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范本,让千年石窟的独特魅力走向世界、生生不息。汪万福代表建议发起“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大科学计划”,联合高校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全球协作网络,并推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回归。

敦煌位于库姆塔格沙漠边缘,周边生态脆弱,存在受沙漠侵袭的潜在威胁。“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是紧密相连的。防沙治沙、微生物防治等工作,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汪万福代表说,因此今年将提交关于敦煌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人才是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根基。汪万福代表十分关注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问题。通过调研,汪万福代表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与文物事业发展的需求仍不匹配,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为完善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汪万福代表建议,推动高校增设文物保护专业,扩大硕博招生规模,并建立“师带徒”与传统教育结合的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拓宽职称晋升路径,提升待遇水平;弘扬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修缮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保护,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文物保护事业。


(文/图  刘阳)




发布日期:2025-03-21    浏览: 64
  • 2025年
  • 第4卷 / 第1期

2022年创刊,季刊

主管单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敦煌研究院

编辑出版:《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编辑部

主编:苏伯民

ISSN 2097-1370

CN 62-1222/K

信息资讯 更多+

邮政订阅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