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2097-1370
  • CN 62-1222/K

Column Album

壁画保护
Sort by Default Latest Most read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2023, 2(4): 61-74.
    为探明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锡箔装饰,采用便携 X 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进行原位无损检 测;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SEM-EDS)、热裂解质谱(Py-GC/MS)对克孜尔石窟壁画中锡箔 装饰进行微损取样分析。 结果表明,20 个洞窟的壁画中检出了 Sn 元素,证明锡箔装饰在克孜尔石窟相当普遍。 微损取样分析结果发现,贴锡箔的胶结材料为干性油、蛋白质及多糖;锡箔之上存在涂层。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 推测锡箔有模仿金箔、银箔和作为绘画底色层三种用途。通过对锡箔装饰的时代特征、材料及技法、产地及技法 传播等内容的初步研究,认为锡箔这一装饰技法应起源于古代龟兹地区,并影响了巴米扬、印度北部的佛教壁 画装饰艺术。 通过本研究为特定时期丝路沿线物资贸易及文化交融研究提供科学参照。
  • 2023, 2(2): 68.
    敦煌莫高窟作为敦煌石窟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第 55 窟位于整个莫高窟的中心位置,窟内保存有宋代曹元忠时期和西夏时期的壁画,本文结合 X 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偏光显微观察、激光粒度仪、X 射线衍射和热裂解-气质联用等多种分析方法,选取甬道重层壁画为典型代表,对其制作材料和工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壁画总体结构为支撑体-底层地仗层-彩绘层-表层地仗层-彩绘层-表面贴金,地仗粗泥层和细泥层中的加筋材料分别为麦秸秆和麻,无机颜料以朱砂、铁红、氯铜矿、青金石等为主,有机胶结材料为动物胶。 分析结果为古代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分析提供方法参考,同时给壁画保护修复提供材料信息,对壁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2023, 2(1): 25-32.
    该研究以麦积山第 80 窟原地仗为目标样,以石窟周边及根据经验选择的土样为对比样,通过矿物成分、色度、颗粒度、可溶盐含量分析,探讨了其差异程度。 结果发现,石窟周边土样与原地仗矿物成分差异较小,为 8.2%,但色度和颗粒度相差较大,分别为 3.1 和 17.8%;经验选择土样与原地仗相比,矿物成分差异浮动较大,为 6.6%~27.9%,色度差异适中,为 1.6~1.9,但存在 4.7 特异值,颗粒度差异相对比较集中,为 13.3%~16.2%,可溶盐含量均小于 1%。 “就地取材”选土并不完全适用,经验选土差异浮动较大。 石窟壁画地仗修复用土选择应在考虑“就地取材”的基础上增选邻近区域,通过仪器分析比对选择与原地仗最接近土样。 麦积山第80 窟的修复土样筛选中,下曲最为接近,建议选用。
  • 2023, 2(1): 33-42.
    关山辽墓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马掌洼,作为辽代贵族墓葬群,其墓葬壁画内容丰富,对于研究辽代契丹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丧葬习俗,以及我国墓葬壁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2020 年由于展陈需要,亟待进行壁画修复工作。 为此,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激光拉曼光谱、X 射线衍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对关山辽墓门神壁画的颜料、白灰地仗层和颜料层胶结物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壁画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其中红色颜料为铅丹和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黄色颜料为铁黄和铅黄,绿色颜料为石绿,颜料胶结材料为动物胶。壁画白灰地仗层主要由石英、方解石组成。通过对门神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特征的讨论,可以为后期壁画的保护修复材料筛选提供依据。
  • 2022, 1(4): 34-45.
  • 2022, 1(4): 46-55.
  • 2022, 1(4): 56-67.
  • 2022, 1(4): 68-80.
  • 2022, 1(3): 40-51.
    太原市净因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大雄宝殿内的明代彩绘泥塑造型优美、工艺繁复,具有 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本文借助于超景深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拉曼光谱仪、红外光 谱仪等分析方法,对大雄宝殿内三尊明代彩塑的颜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彩塑上的红色颜料分别为赤铁矿、朱 砂和铅丹,白色颜料为碳酸钙,绿色颜料为合成氯铜矿,蓝色颜料为蓝铜矿和普鲁士蓝,黑色颜料为炭黑。 本文 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净因寺明代彩塑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同时为后期文物病害的机理研究和保护修复提供 科学依据。
  • 2022, 1(3): 52-65.
    炳灵寺作为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石窟寺壁画文化遗产,其壁画的材料工艺信息是研究丝绸之路壁 画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针对炳灵寺明代重绘壁画,选取 12 个代表性洞窟,采用显微镜、X 荧光光 谱(XRF)、X 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等无损或微量样品分析方法对 12 个代表性 洞窟的壁画材料工艺做初步解析。 结果表明炳灵寺明代重绘壁画采用了传统的干壁画工艺,以支撑体-地仗- 粉层-绘画层为主要组成结构,上寺窟区的部分壁画以土坯墙体为支撑体。 地仗有单一层和粗细两层泥质两种 形式,粉土含量都较高。值得注意的是炳灵寺上、下寺的壁画地仗样品中物相组分有明显区别,推测其上下寺壁 画原料取样地或者其绘制具体年代可能存在不同。使用矿物颜料混合动植物胶类胶结材料绘制壁画,主要显色 成分包括朱砂、铅丹及土红(赤铁矿)、黄赭石、氯铜矿、石青颜料,白色以石膏为主,混有方解石、高岭土等伴生 矿物。
  • 2022, 1(1): 47-60.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古代壁画遗址,保存了十六国至元代( 4-14 世纪)延续长达 1000 余年的壁画艺术珍品,这些珍贵的壁画遗存是研究揭示丝绸之路不同时代颜料使用特点和绘画技法的重要历史实 物。 本文归纳总结了数十年来在敦煌莫高窟开展的颜料和绘画技法研究成果以及分析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2022, 1(1): 61-69.
    本文针对目前壁画病害手动调查方法在精度和效率上的劣势,研究新的病害边缘自动提取方法。 首先, 制作壁画正射影像图;其次, 在正射投影图上应用顾及紧凑度的 SLIC 超像素分割方法,得到分类规则、边缘紧凑的超像素;再次,应用最大相似度区域合并算法对超像素进行聚类,得到病害高精度边缘数据;最后,获取病害在正射影像图上的区域,并进行定量及定性表达。 应用真实的壁画数据进行实验, 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为壁画类文物病害自动调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 2022, 1(2): 27-41.
    古代壁画是一类珍贵而脆弱的文化遗产, 壁画的微生物损害 / 退化主要表现为美学改变和颜料层材料降解及结构损坏, 导致文物价值降低。 细菌、古菌、蓝藻、真菌、藻类和地衣均能侵蚀并损害壁画。 通过无 / 微损取样方法结合传统培养和现代分析技术,推动了壁画微生物群落特征和生化功能的研究。 机械或 / 和物理手段及化学、 生物杀灭剂是文物微生物损害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极易失效或因抗药性导致微生物损害反复发生。 温度、水分活动(相对湿度)以及自然或人工光照是影响壁画微生物活动的关键因子, 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也正在威胁着壁画的长久保存。 为了进一步认知壁画微生物损害机理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和管理对策, 具代谢活性的微生物和其主导的生化反应以及水害治理与赋存环境调控等预防性保护措施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进一步认识特定环境下壁画制作材料的表现特征及“最小干预”是科学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需要生物、化 学、材料科学、地质、环境以及文物保护等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